本文摘要:为了保护全国国土面积的0.3%四川建设大熊猫国家公园两年间大熊猫国家公园分布图如今,大熊猫已成四川对外交往的一张名片(图片由四川省林业和草原局提供)大熊猫国家公园探索历程2013年底在“420”芦山强烈地震灾后重建时,我省提出依托宝兴、芦山等灾区的野生大熊猫栖息地设立“大熊猫国家公园”。
为了保护全国国土面积的0.3%四川建设大熊猫国家公园两年间大熊猫国家公园分布图如今,大熊猫已成四川对外交往的一张名片(图片由四川省林业和草原局提供)大熊猫国家公园探索历程2013年底在“420”芦山强烈地震灾后重建时,我省提出依托宝兴、芦山等灾区的野生大熊猫栖息地设立“大熊猫国家公园”。2015年2月28日原国家林业局野保司首次确认,在四川等地试点大熊猫国家公园体制。2015年11月省委十届七次全会将“加强生物多样性保护,探索建立以大熊猫等珍稀物种、特殊生态类型为主题的国家公园”写入四川“十三五”规划。
2016年1月26日中央财经领导小组第十二次会议决定,依托珍稀物种建设一批国家公园,保护自然生态系统的原真性和完整性。2016年4月中央财经领导小组决定,启动大熊猫、东北虎豹等国家公园体制试点方案编制工作。2016年5月作为牵头省份,四川与陕西、甘肃合作,研究制定大熊猫国家公园划定范围、机构人员安置、划定区域内自然资源财产处置等事宜。
当年8月,川陕甘三省编制的相关方案上报中央。2017年1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大熊猫国家公园体制试点方案》,大熊猫国家体制试点全面启动。2017年4月四川省大熊猫国家公园体制试点工作推进领导小组召开第一次全体会议。
2018年10月29日在国家林业和草原局及川陕甘三省相关负责人的见证下,大熊猫国家公园管理局在成都揭牌。2019年1月大熊猫国家公园四川省管理局七个分局挂牌。2019年1月15日四川省大熊猫科学研究院成立。
9月29日,2019中国(四川)大熊猫国际生态旅游节开幕。作为“三九大”之一,大熊猫不仅代表着四川的生态文明建设成就,也汇聚了四川地域文化与特色。站在新的起点,我们回顾过往成就,更期待未来发展之路。
从1869年法国传教士戴维发现并命名大熊猫开始,大熊猫逐步成为四川乃至中国对外交往的一张名片。作为中国的特有物种,大熊猫野生种群仅分布在川陕甘三省,活动区域不到全国国土面积的0.3%。
2017年以来,为了保护这0.3%,作为牵头省份四川全面试点国家公园体制,不断探索更高层次更好的保护。一个大熊猫安居乐业、伞护作用充分发挥的国家公园正阔步走来。坚定一个方向国家所有、全民共享、世代传承,实现原真性、完整性保护这是全社会对四川的期盼——建设国家公园,保护自然生态系统的原真性和完整性,给子孙后代留下一份自然遗产。
为此,必须坚持国家公园国家所有、全民共享、世代传承。这是一个不容回避的事实——部分极小种群生存不容乐观,保护机制体制有待提升。因此,必须保护大熊猫栖息地原真性、完整性,真正“把最应该保护的地方保护起来”。
如何守护大熊猫最后的家园,如何保护只占中国国土面积的0.3%?四川的思索从未停止,早在20多年前,部分市州和林业部门就发出倡议:建设国家公园,探索更高层次的保护地模式。随后,倡议逐步转化为现实。2013年,借助“420”芦山强烈地震灾后重建,省委、省政府将“雅安大熊猫公园建设”纳入了相关规划。
2014年至2016年初,四川在成都、绵阳、雅安市开始前期探索。地方探索最终上升为国家战略,则是在2016年。这一年末,中央审议通过《大熊猫国家公园体制试点方案》,明确川陕甘三省主体责任。
主体责任的背后,是四川独一无二的资源优势、技术优势和人才优势。从现实角度看,四川大熊猫栖居区面积20177平方公里,占全国的74.36%;四川划入区拥有大熊猫野生种群1205只,占全国总量七成以上;四川聚集了全国大部分大熊猫科研资源,积累了最丰富的保护经验,构筑了最健全的保护地体系。
主体责任既是荣誉,也是责任,更是压力。放眼国内,国家公园体制试点,目前尚无任何经验可以借鉴。如何把中央的部署与四川的实际相结合,为国家公园做出四川贡献?审视自身,四川划入区横跨7个市州,境内设有各类保护地63个,土地利用性质多样、自然资源权属复杂、机构职能交叉现象普遍。
同时,栖息地破碎化、保护与发展协调难、机构分散重叠、科技支撑和服务能力不够等困境仍然存在。压力当前,四川响亮作答:勇于担责,高位推动,扎实推进。
就在中央下发试点方案当月,省委省政府就召开专题会议,研究部署相关工作。随后,组建高规格试点工作推进领导小组,从顶层设计开始,四川清晰标注国家公园试点思路、方式和目标——有章法,锁定保护大熊猫野生种群和栖息地这个核心,创新生态保护管理体制机制,整合跨地区、跨部门管护资源,探索具有中国特色的国家公园管理模式,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国家公园。
有特色,五大试点任务——加强以大熊猫为核心的生物多样性保护、创新生态保护管理体制、探索可持续的社区发展机制、建生态保护运行机制、开展生态体验和科普宣教——逐一清晰,把中央的战略部署转化为可执行可操作的“四川行动”。高起点,试点之初,由7位院士领衔、横跨多个学科的专家咨询委员会宣告成立,组建高级别智库,对接国际标准,结合四川实际,不断为大熊猫国家公园体制试点出谋划策。快节奏,两年多来,我省先后与中央有关部门和陕西、甘肃两省建立沟通协调机制,印发推动工作落实的文件80余份,涵盖大熊猫国家公园勘界定标、科学区划、机构设置、人为管控等方面。
有力度,试点第一年,率先印发试点实施方案,明确试点期间机构设立、资源环境综合执法体系建设、自然资源资产管理体制建设等23项重点工作任务,逐一落实路线图、时间表和责任单位。逐渐闯出一条新路多项改革措施取得进展,大熊猫“安居”愿景不断铺展从2017年至今,四川不断推进国家公园体制试点,着力在机构建设、人为活动管控、区划调整、规划编制等领域取得进展。搭建管理机构体系,不断延伸管理触角。
今年1月,省林业和草原局正式加挂“大熊猫国家公园四川省管理局”牌子,承担体制试点具体工作。随后,7个市州分别设立管理分局,管理触角不断向下延伸。
以此为基础,四川初步建立了三级管理机构体系。同时,创新设立四川省大熊猫科学研究院,负责大熊猫、国家公园及有关科研、规划。划定管控红线,设置试点区“防火墙”。
试点第一年,四川就出重拳——全面停止试点区生产经营性项目审批,对新设采矿项目等“一票否决”。随后,明确试点期间严格管控或差别化管理的内容、条件、程序和措施。其间,整顿试点区突出问题325个,实现保护区内所有矿权和国家公园非法经营生产设施全退出。
目前,四川已逐步摸清国家公园内的人口构成、经营活动设施、保护设施、资源状况等“家底”。执法必严,保护生态。2017年迄今,在国家公园内开展涉林执法专项行动已成常态,我省划入区未发生较大涉林刑事案件。细化执行,把“路线图”转化成“施工图”。
试点一开始,四川就打破部门界限,携手相关部门制定国家公园勘界落图工作方案。两年多来,完成了国家公园边界及功能区划边界的实地勘察工作,形成了可用于保护管理、打桩定标的系列电子图集和表册。
其间,结合实际两次微调划入区和功能区划,确保在国家公园总面积、栖息地面积、保护大熊猫数量、核心保护区比例“四不减”的前提下,实现保护自然生态系统原真性、完整性和连通性,确保四川境内的大熊猫国家公园边界和功能区划更加科学合理。既要试点,也要保护。两年多来,制定省级大熊猫野化放归指南,该指南上升为国家规范。
其间,先后出台资源监测体系建设、科普游憩区建设、入口社区建设、民生保障改善和网格化管理等措施。机制体制建设之外,以国家公园建设为契机,四川大熊猫保护之路越发顺畅:——两年多来,全面进行全省大熊猫自然保护区管理能力第二轮评估;——累计投入2.54亿元,不断修复国家公园内基因廊道,逐步打通种群间交流障碍;——锁定生态脆弱区,在平武、松潘、绵竹等地开展栖息地植被恢复,逐步扩大小种群栖息地面积;——先后在小相岭、大相岭、岷山建设大熊猫野化放归基地,每年放归1—2只大熊猫回归自然;——印发大熊猫遗传档案技术规程,建设大熊猫个体DNA档案,在16个保护区开展大熊猫种群动态监测,检测出大熊猫近500只,推动大熊猫野外种群精细化管理;——强化栖息地巡护管理和资源环境综合执法,年均救护病饿野生大熊猫2—4只;——探索国家公园省级立法,试点国家公园内“避让退出矿权”;——引导社会力量共建共享,设立专项基金、建立募资平台、开展公益活动,协同推进划入区精准扶贫。越发临近2020年底试点截止时间,四川的探索行动蹄疾步稳,大熊猫“安居”的愿景,正在从设想走进现实。
回顾70年四川大熊猫保护:从零起步到全球领先四川,全球25个生物多样性热点地区之一;大熊猫,巴蜀大地的独特物种、伞护物种,是最具辨识度的四川乃至中国文化符号。一定程度上,大熊猫种群保护得力与否,就是四川乃至全国生态文明建设的“晴雨表”。新中国成立70年来,四川一步一个脚印,创造出一个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案例:大熊猫圈养和野生种群以及栖息地稳步增长。
保护大熊猫的回馈异常丰厚——无论是在国内还是海外,只要提到大熊猫,人们就会想起四川;只要提到四川,人们就会想起大熊猫。四川与大熊猫,二者已是相辅相成、不可分离。
2019年金秋时节,2019中国(四川)大熊猫国际生态旅游节开幕之际,让我们一起回眸70年来四川保护大熊猫波澜壮阔的征程,一起见证70年来四川生态文明建设之路。行动:从零起步,与新中国共同奋进有学者指出:大熊猫的保护与科研历程,与新中国同步。此言非虚。回顾历史,保护大熊猫的先声,正是在新中国成立之初发出的。
上世纪50年代,中央政府明令妥善保护大熊猫。随后,又把大熊猫和部分伴生物种列入禁捕范围。
保护的理念不断跃升。1963年,四川设立汶川县卧龙等首批5个自然保护区,剑指大熊猫及其森林生态系统保护。保护的节奏持续加快。
1980年,改革开放大幕刚刚拉开,卧龙率先加入联合国“人与自然”保护区网。随后,还是为了保护大熊猫,唐家河保护区试点生态移民,以退为进,还给大熊猫一个完整家园。保护的力度逐步强化。
1983年,设立全国首个也是唯一一个生态类型保护特区——卧龙特别行政区。当年夏天,面对箭竹开花带来的“饥荒”,在全世界人民帮助下,四川人穿行于河谷丘陵、勇探原始密林,用肩膀和汗水让国宝转危为安。要保护大熊猫,前提之一是破解其繁衍生息的基因密码。
1980年和1987年,中国大熊猫保护研究中心和成都大熊猫繁育研究基地先后设立,几乎同一时间,还设立野外观测站。双管齐下,重点锁定人工繁育以及野外生态学、行为学,逐一进行科技攻关。保护的手段,重在修复大熊猫赖以生存的生态系统。
为此,重大生态工程启动实施。1998年,四川率先在全国放下斧子,启动天然林保护工程。次年,同样是在全国率先,四川退耕还林还草的大幕正式拉开。以重大生态工程为抓手,四川不断实施大熊猫及栖息地保护、野生动植物保护及自然保护区等重点生态工程建设,栖息地质量不断好转、面积不断增加。
保护的目标,是恢复野生种群和野外栖息地。2005年开始,四川率先开展救护易地放归和野化培训放归。其间,先后建成小相岭和大相岭两处野化放归基地,大熊猫不断回归真正的“家园”。结合灾后重建、植被恢复、栖息地恢复,四川加强泥巴山、黄土梁、土地岭、拖乌山等大熊猫走廊带建设,各栖息地“破碎化”“孤岛化”有效缓解。
成绩:种群、栖息地面积和野外放归数居首,科研全球领先四川保护大熊猫的成效几何?一组数据说明问题。根据2015年发布的大熊猫第四次调查成果,四川大熊猫的种群数量、栖息地面积、放归野外大熊猫数量稳定增长。
而根据专业机构测评,四川大熊猫科研处于全球领先地位。细细分析,不难发现,这是一份沉甸甸的成绩单:——看栖息地面积,至2014年,四川大熊猫栖息地面积202.7万公顷,约占全国大熊猫栖息地总面积近八成。同期,潜在栖息地41万公顷,占全国大熊猫潜在栖息地总面积的近一半。
——看种群数量,野生大熊猫数从上世纪80年代的909只增加到1387只,增幅超过五成。而根据第四次大熊猫调查,全川共有圈养种群387只,同样位居全国第一。
成绩的背后,是保护地体系不断完善。数据显示,截至目前,全川已在大熊猫分布区建成各类保护地95个。
其中,大熊猫自然保护区46个。在此基础上,全川超过70%的野生大熊猫和60%的大熊猫栖息地被纳入其中。
成绩的背后,同样有保护理念不断与时俱进。从上世纪80年代开始,四川先后开展第二、三、四次大熊猫调查,其间不断更新统计监测手段,摸清四川大熊猫家底的同时,初步建立动态化、精细化种群管理体系。成绩的取得,还来自于川人敢为天下先。
迄今,全省累计放归野外大熊猫13只,其中部分已在野外“成家生子”。(暮冬)。
本文来源:乐竞app下载最新版-www.cmc-logos.com